:【出了居民家又去敬老院 跟着冰城首批全科医

148

  “平时一些小毛病,就来社区医院看了,各种化验都能做,主要是一个大夫就能看几个小毛病,不用挨个科室跑了。”有细心市民在社区卫生中心发现,内科、外科、儿科等诊室已合并成了全科诊室,社区看病找全科医生就行了。

  4月24日,记者跟随哈市南岗区和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凯峰医生,体验了这位哈市首批认证的全科医生“全能”的一天。

:【出了居民家又去敬老院 跟着冰城首批全科医

  “下片儿” 随访高龄老人治病也医心

  24日8时35分,按约好的时间,刘医生带着助手一起来到仪兴小区80岁宋桂芬老人家,她因老年病在家卧床多年。老人一看刘医生就高兴地握着她的手,特别配合让医生测了血糖、血压和心率。“阿姨,今天血糖有点高啊,其他都挺好,不能总吃面条和粥,容易升糖。”刘医生嘱咐老人。

  “我妈有点便秘,血糖还高,想给她吃点粗纤维的东西,她还很挑食,碰到一点粗的东西都吐了,刘医生你跟她说说,她最听你的话。”老人的女儿王丽说:“社区医生每半个月就能来一次,我妈年龄大了,长期卧床,脾气也不好,还总怀疑自己得这病那病的,医生给检查一下,说点鼓励安慰的话,特别管用,每次医生走后她心情都可好了,特别听医生的话。”

  9时30分,刘医生和助手拎着医疗箱又赶往仪兴阳光老年公寓。“昨天老年公寓院长打电话说这儿有位老年人血压不稳,得去看看。”刘医生说。当刘医生走进老年公寓时,老人们正在包饺子,手上沾着面就围过来,纷纷要求给自己检查一下身体或测血压血糖。刘医生和助手分别给老人检查。

  “我们今天包饺子,你们也留下来吃吧。”单公奇老人知道自己的血压挺稳定,很高兴开始跟医生聊家常。“每次来检查身体,老人都不愿意让走,拉着能聊一上午,把我们都当自己的孩子。”刘医生说。

  “别小看我们平时与患者的聊天,是治疗心病的最好方式。”刘医生说,她在社区医疗机构工作20年了,到不方便去社区就诊的妇幼老人群体家中随访看病被她们称为“下片儿”,除了少数孕妇和重症精神病人外,多数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,“社区全科医生对妇幼老人群体除了进行身体疾病治疗外,精神关怀和心理疏导也同样重要,帮助病人提升精神状态对疾病治疗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。”

  一个诊室 全家人看几种病

  10时45分,当刘医生赶回和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,已有几位病人和家属在等着向她咨询病情,涉及儿科、呼吸科、皮肤科等多科目疾病。

  “我家孩子12个月,我怀孕时妊娠糖尿病,怕对孩子有影响,今天想给孩子化验血糖,需要吗?”一位孩子妈妈咨询。刘医生告诉她,妈妈患妊娠糖尿病不会影响孩子,完全不需要给孩子化验血糖,建议孩子妈妈关注自己的血糖。

  “我在大医院检查是肺炎,按医嘱在咱们社区医院点了几天阿莫西林,怎么这几天咳嗽还严重了呢。”65岁的张女士说。刘医生告诉她:“建议你化验一下是不是支原体感染,现在混合感染的情况多。”

  “您看孩子手上起疹子了,得上什么药啊?我感冒了,想验血查一下是什么类型的感冒。”孩子妈妈刘女士抱着25个月的孩子咨询两个人的病情。

  “我们娘俩这点小病,要是去大医院得折腾一上午,现在在一个全科诊室就都解决了,真是又快又方便。”刘女士说。

  12时10分,刘医生送走了最后一位患者,“我们社区平时上午来就诊的人多,下午我们主是对上午患者的档案进行整理,回复社区居民健康管家群里的居民微信问诊,还要再定一下第二天居民随访计划。”

  全科医生非全能 诊大医院走绿色通道

  哈市南岗区和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丽影说,虽然她们平时称全科医生是“三头六臂”的全能人,但遇到急性疾病或超标慢性病,因社区医疗设备和药品受限,会建议患者进行诊到大医院,社区与哈医大二院、哈市一院两家医院有服务协议,医院设有专门全科医生对接社区,设立“绿色通道”,无需再检查就可直接办理住院手续。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5名全科医生,未来通过全科医生岗培训要达到8人。

  记者从哈市卫计委了解到,目前哈市通过全科医生认证的医生有473人,主要工作在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,缺口巨大。省卫计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团队在医保控费方面起到“守门人”作用,也将推动我省医疗卫生服务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变。我省自今年起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岗培训,连续实施3年,现已完成首批培训,3年共培训4500人。同时,全省按区域由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理论培训和临床技能考核工作,同步进行。目标是到2020年,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,各市(地)每万名城乡居民拥有至少2名全科医生。